著名书法家张怀江老师为本刊题写刊名
★主编:福在福山
执行主编:沈默
★作者文档孙克重,从事新闻、文字工作多年,文章散见于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和《文学微刊》《齐鲁文学》《胶东文艺》《作家故事》《现代作家文学》等文学平台。
喜欢兰花(散文)
克重(山东昌邑)
兰花,一个象征着高洁、典雅的花卉,与"梅、竹、菊"并称为"四君子"。正是因了这一品性,一直以来,文人墨客推崇有加,她是画家笔下的常客,是诗人笔尖的上宾。许多爱好养花的人也都喜欢兰花,花市上常常有她的身影。我也喜欢兰花,喜欢兰花叶儿的四季常绿,喜欢兰花花儿的娇娆之美,喜欢兰花芬芳的幽香扑鼻。喜欢兰花是从一首歌开始的。“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聆听着优美的《兰花草》歌曲,仿佛一下子走进了种着兰花的寂静小园,仿佛看到了正在吐蕾绽放的兰花,惬意的心情不由言表,甚至有些陶醉了。兰花种类很多,据资料记载,兰科共属,多种,是世界上第二大植物家族,颜色有白、纯白、白绿、*绿、淡*、淡*褐、*、红、青、紫等等。而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说的"中国兰"。在我的意象里兰花的品种是模糊的,我是分不清哪是普通兰哪是名兰的,便把名字中带兰的花儿统称为兰花了,当然,玉兰花、蟹爪兰、二月兰等则没有被我列入兰花之列。最早养兰花是很小的时候,老家院子里菜畦旁的水龙口边种着两墩马兰花。马兰花是很寻常的一种花,农家的院落里,生产队的菜园里,乡村的道路旁,随处都有它的身影,正是因为它的寻常,身价自然不高,以至于沦落到与田野阡陌的一些野草野花无二了。没有人把它当做花儿看待,更没有人刻意把它当做花儿精心养护,甚至花盆里都没有它的位置,旱了涝了也无人理会,人们之所以要栽植一些,主要的不是为了赏花,而是为了使用马兰花的叶子。马兰花的叶子用途广泛,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它是很受农人喜爱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马兰花的叶子也在这个季节成熟了,似*还绿的马兰花叶子是最劲道的,人们常常要在这时收割晾晒后备用。那时的秋天阴雨较多,一旦遇上阴雨天地瓜干便无法晾晒了,如果不及时处理甚至会烂掉,丰产了却不能丰收。这时,马兰花便派上用场了,人们将马兰花的叶子放在水里浸泡了,用它穿起切好的地瓜片,挂在屋檐下晾晒,即使阴雨连绵,有屋檐遮挡着,有风儿吹拂着,地瓜片也会慢慢地晾晒成地瓜干。记得那时的秋天,家家户户的屋檐下,一串串的地瓜干上搭下挂,成了村子里一道特殊的风景,而串起这美丽风景的正是马兰花。是一根根长长的马兰花叶子穿起了农业的丰收,穿起了农家人的希望。马兰花生命力极强,就如同野草一样,具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正是它的旺盛生命力,才有了一墩墩生生不息茂盛的马兰花。在以前靠烧草做饭的年月里,如果你走在野外,猛然发现道路旁长着一墩墩野草的话,那一定是马兰花。因为人们都知道马兰花的用途,其它的草割了一茬又一茬,却没有人轻易割马兰花,要等到秋天才能收割。人们对马兰花的爱护,不仅为马兰花的生长提供了空间,还为鸟儿提供了栖身之所,许多鸟儿专门找马兰墩做窝,在马兰墩里居住,在马兰墩里繁衍。这一现象被小孩子们发现了,调皮的孩子常常到马兰墩里捡拾鸟蛋,有时还找到雏鸟。也许是马兰墩里有小生命出现的缘故,当好奇地孩子问及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时,大人们往往会骗说是从马兰墩里拾来的,小孩子无知,虽有些疑惑,也便信以为真了。年少时的我对于马兰花的用途是不以为然的,喜欢它主要是因为花儿的缘故。马兰花开了,那淡紫色的花儿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艳丽,它张开的花瓣在风儿的吹拂下,犹如振翅飞翔在花丛中的翩翩蝴蝶,真可谓“留连戏蝶时时舞”了,那美景一定会让赏花人留恋。喜欢马兰花不仅是因为花儿的美丽,它的花苞还可以做花笛呢,就如同柳笛一样能够发出动听的乐响。马兰花还未开时,将花苞从花茎中拔出,把花苞从花萼中斜拉出来,但不能拉断,一个花笛就做成了。这时,只要将花萼放在嘴里吹,手拿花苞进出拉动着,就如同胡琴的拉弦似的,会发出美妙的乐音。每年的马兰花开了,孩子们也便多了一些情趣,很多人的手里都有马兰花的花笛,追逐着,嬉戏着,在花笛声里快乐的成长。一种新的兰花走进我的视野还是高中时代,同学家里种着一盆兰花,人们叫它兰草。兰草叶子有些扁圆,细细的,肉肉的,长长的,花期很长很长,似乎除了冬季和早春都开花,花儿白白的,花蕊有些鹅*。兰草适应性也很强,就跟马兰花差不多,也是无需精心养护,种在地上、养在盆里都行,都能旺盛生长,都能开出洁白的花儿。兰草的繁衍能力很强,栽在盆里不几棵,一段时间后就会有满盆的兰草了。我就曾在春天里挪了几棵兰草,到秋天时花盆里就已经满是了。花儿层出不穷,一朵朵洁白的花儿从绿丛中婷婷而出,在翠绿叶子的映衬下格外纯洁,分外美丽。“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喜欢兰花,也养过多种兰花,君子兰、蝴蝶兰、蕙兰、剑兰、虎皮兰、虎耳兰、一叶兰……有清香淡淡的,有浓香四溢的;有花儿艳丽的,有花色陈旧的;有花儿娇美的,有花姿婀娜的……芬芳着各自的芬芳,美丽着各自的美丽,给阳台带来了生机,为陋室增添了情趣。看花容易养花难,兰花尤甚。人们常说,养兰花当年看花、二年看叶、三年看盆,意思是刚买回的兰花能够开花,第二年就抽不出花枝只能看叶了,到了第三年兰花就会枯死只剩下花盆了。这话于我这个养花技术不高的人似乎比较准确,前几年养的几盆兰花,如蝴蝶兰、蕙兰、剑兰都是按照这个方向发展的,以致于现在不再愿意涉猎那些难以养活的兰花了,家里只剩下君子兰、虎耳兰和紫根兰了。“芷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兰花虽难养,但她那清秀俊逸、幽香淡淡的气质却令我神往,她那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品格令我敬仰,我喜欢兰花。声明本文由作者声明为原创作品,并授权本刊独家推送,转发请注明出处或联系本刊应允。善意需求,可联系本刊开通白名单。为尊重作者,维护原创,谨遵网约。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若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