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实
岁末将近,一年一度迎春花市的筹办,在中国部分地区已提上日程。过去一年来,中国花卉市场的交易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业内人士称,远程交易已成为花卉市场的主体交易方式。冠病疫情下,部分城市也在筹备将花市搬到网上,不过,“云花市”能否取得较好收效,民众是否愿意接受这一新鲜事物,仍有待观察。
看看这株盆景的品相,我们来一个竞拍,元起价。”
广州花都的一个盆景种植基地里,种植户李忠正通过一个平台直播带货。度的旋转台上,造型独特的盆景缓缓移动,以不同角度呈现在镜头前,没有其他过多装饰,背景便是郁郁葱葱的种植基地,李忠一边介绍盆景的养护方法,一边回应观众的提问,不一会儿,手中盆景以元(人民币,下同,92新元)的价格成交。
47岁的李忠从事盆栽行业多年,冠病疫情的淡静行情下,他没有继续在花卉市场租赁档口,转而在网上直播,对着手机镜头推介自己精心打理的各式盆栽。刚开始还因为担心冷场,显得有些紧张,慢慢的,他在镜头前越来越舒展,几个月下来,李忠逐渐在网上积累了一些熟客,有时生意好起来,一天要直播好几场,连吃饭也顾不上。
“盆景讲究造型,买家下单前,一定要先看到实物。”李忠说,在直播镜头前,绿植的生长状况一目了然,自己的工作状况也可随时展示,这种销售方式帮他拓展了不少客源,包括一些来自外省的客户。
冠病疫情冲击花卉苗木产业,但也同时带来行业变革。去年以来,中国花卉产业加速了线上线下的融合步伐,鲜花电商的行业规模继续稳步发展。根据艾媒数据中心发布,年,中国鲜花电商的市场规模为.1亿元,相比年的.6亿元同比增长30%,年这一数字预估达到.6亿元。
一些像李忠这样的花农纷纷自救,在网上开启销售模式。央广网称,昆明市呈贡区斗南村有80%以上的人从事鲜花生意,该村有中国花卉市场“风向标”之称,在疫情冲击下,“目前斗南10家店铺,有八家都在直播卖花”。
广州市花卉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会长、广州花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虬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过去一年,中国花卉苗木的市场交易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业者不再依靠单一的对手交易,远程非面对面的交易方式成为主体模式,包括利用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