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备受花友追捧的蝴蝶兰,如今却被一些人拉入了“黑名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温室娇客”:蝴蝶兰难伺候的环境苛求蝴蝶兰原产于热带雨林地区,其原生环境造就了它对生长环境极为挑剔的特性。
温度:它就像一个娇弱的“温度计”。白天适宜生长的温度在25℃-28℃之间,夜间也不能低于18℃。一旦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它都会迅速做出“反应”。
夏季高温时,如果室内温度长时间超过0℃,蝴蝶兰的叶片就会发黄、干枯,如同被烈日灼伤的花朵。
而冬季,当温度低于15℃时,它就会停止生长,进入“休眠”状态,花苞也会因为低温而掉落。
湿度:也是一个关键因素。蝴蝶兰喜欢高湿环境,理想的空气湿度在70%-80%之间。
在干燥的北方地区,尤其是冬季供暖时,室内空气干燥得如同沙漠,蝴蝶兰很容易因为缺水而导致花朵凋谢、叶片卷曲。
花友们为了维持湿度,需要频繁地使用加湿器、给植株喷水等,但稍有不慎,水滴残留在叶片上又容易引发病害。
光照:它需要散射光,不能接受阳光直射。
如果将它放置在朝南的窗台,夏季强烈的阳光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能让它的叶片出现晒斑,严重影响美观和植株健康。
但若是光照不足,蝴蝶兰又无法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导致植株生长瘦弱,难以开花。
二、病灾围城:蝴蝶兰的健康“保卫战”难题蝴蝶兰在生长过程中容易遭受多种病害的侵袭,这让花友们防不胜防。
软腐病:是蝴蝶兰的“头号劲敌”之一。这种病害通常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迅速滋生,从植株的基部开始发病,叶片会出现水渍状的斑点,并且迅速蔓延。
如果不及时处理,短短几天内,整株蝴蝶兰就会腐烂死亡。而且,软腐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旦一盆蝴蝶兰发病,周围的植株也很难幸免。
炭疽病:叶片上会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褐色病斑,病斑上还会有黑色的小点。这不仅影响蝴蝶兰的观赏价值,严重时也会导致叶片脱落,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开花。
防治炭疽病需要定期喷洒杀菌剂,但很多花友由于对药剂的浓度和使用频率把握不好,要么效果不佳,要么对植株造成药害。
根腐病:根系是植物的根基,一旦根部腐烂,蝴蝶兰就无法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
根腐病往往是由于浇水过多、土壤透气性差等原因引起的,发病初期不易察觉,等到发现时,往往已经对植株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三、高价赌注:养蝴蝶兰的成本与失望博弈蝴蝶兰的价格相对较高,尤其是一些稀有品种或者在特殊节日期间。
从购买成本来看,一盆品质较好、带有花苞的蝴蝶兰,价格通常在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对于一些大型、造型独特的蝴蝶兰盆栽,价格更是高达数百元。
而且,蝴蝶兰的养护需要购买专门的基质、肥料和防治病虫害的药剂等。优质的蝴蝶兰专用基质价格不菲,肥料也需要定期施用,这无疑增加了养花的成本。
然而,尽管花友们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却不一定能得到满意的回报。由于蝴蝶兰养护难度大,很容易出现花苞掉落、花朵过早凋谢、植株死亡等情况。
很多花友花费高价购买的蝴蝶兰,养了没多久就枯萎了,这让他们感到既心疼又失望。
四、刹那芳华:蝴蝶兰花期短的无奈之殇蝴蝶兰虽然花朵娇艳美丽,但花期却相对短暂。
一般情况下,蝴蝶兰的单朵花花期在10-15天左右,整株蝴蝶兰的花期通常为2-个月。与一些花期长的花卉相比,蝴蝶兰的花期就显得有些短暂了。
而且,在花期过程中,一旦养护不当,比如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或者施肥、浇水出现问题,花期就会进一步缩短。
花友们精心养护,期待着蝴蝶兰能够长时间绽放美丽,但往往美好的时光总是稍纵即逝,这也让一些花友对蝴蝶兰望而却步。
综合以上这些原因,蝴蝶兰被部分花友拉入了“黑名单”。但每一种花卉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也有适合它的养殖人群。
如果你对蝴蝶兰情有独钟,并且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它的生长习性、掌握养护技巧,还是能够欣赏到它那如蝴蝶般翩翩起舞的美丽花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