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我经常去。
接站,送站。
过去,临沂没有高铁站,青州站是离沂水最近的高铁站。
公里。
一个小时多一点,路特别好跑,全程高速,下了高速就到高铁站。
青州,朋友也多。
例如做日本代购的妹子。她代购方式很独特,家里有亲戚在日本生活,日常帮着扫街,什么打折促销买什么,包罗万象,一一拍照发给她,她再卖……
我反感一切主动推销。
但是,她推销的,让我觉得很舒服。
例如她拿到了一支钢笔,觉得很适合我,就发给我,问我要不要。
也不贵,百多块钱。
我就买了送给了儿子。
类似的还有太阳镜之类的。
她在我这里树立了一个值得信赖的形象,我一般都是把地址给她,让她帮我选化妆品送朋友。
值得信任是最难的。
现在深圳很多做NIKE鞋子代购的,就是类似的套路,现场直播,你看中哪双买哪双,一到促销日,整个店里全是搞直播的。我海南队友符小姐现在把这个当主业了。(校正老师认为,疫情期间,全球华人都在这么做,这有什么独特的?也不值得写,要给我删除,我不同意,要这么想,我接触多少代购?数百个,为什么我单单说她们?她们的目标是熟人,而不是陌生人,能让熟人信任自己,生意才会越来越好!)
言归正传。
我办公室有两盆多肉,快递老板娘年送我的生日礼物,说是当时最时尚的款,这么两小盆要五六百块钱。
我养了这么多年,竟然还没养死。
只是养疯了,张牙舞爪的。
我对这些东西,没兴趣。
当年,多肉非常流行。快递老板娘是干间谍出身的,谁家东西卖的好,她研究什么。
有时,突然起来了一家发货量很大的,但是不知道对方卖的是什么。
甚至,会偷着拆开看看,研究一番,再给打包起来。
沂水有位女生,多肉卖的特别好。
自己搞了个院子,装修的很好,用来当多肉的拍照背景,发货量非常大,她的多肉是从青州批发来的。老板娘看到了商机,决定自己干,因为她也喜欢多肉。
老板娘是南方人,南方人做生意就跟老鼠会打洞一般,属于天赋。她在淘宝上卖,靠低价走量,这是她唯一的商业模式,加上自己的快递费便宜,一单2块钱,很快就做起来了,然后自己搞大棚……
青州产多肉吗?
为此,我咨询了做代购的朋友,答复是,本地有几个网红在做,产销一条龙。
那,我就理解为了,个别现象。
不是普遍产业。
因为,我对青州农业的理解是蔬菜大棚,寿光的核心辐射区,种什么有种蔬菜赚钱?
我也没当回事。
后来,做庄园的球友喊我们组团去青州打友谊赛,喊了几个比较铁的。
打球是次要的,核心是参观青州的农业基地。
我才知道,原来青州的大棚里种的竟然不是蔬菜,而是花卉。
这里花卉有多牛呢?
两个版本。
一是江北最大。
二是亚洲最大。
看官方介绍:青州花卉交易市场,历经30多年的建设,花卉品种超过种,多肉品种多个,姹紫嫣红,画面绝美。这里日成交额达千万元。
球友核心考察蝴蝶兰。
青州的花卉已经寿光化了。寿光的蔬菜竞争力仅仅是种植面积吗?
不是。
而是全产业链,从品种研发开始做起。
青州也是如此。
拿蝴蝶兰举例。
第一、反季节栽培,一年四季有蝴蝶兰开放。
第二、生产周期短,从18个月缩减到16个月。
第三、优品率高,全国平均也就是60%,青州可以达到80%以上。
我问了当地接待朋友一个很外行的问题:为什么不种蔬菜呢?毕竟蔬菜管理起来更简单。
他的答复是,花卉的收益更高。
我问,那是不是门槛也高?
他说,是的,本身带有一定的市场赌性,判断准了,可能一棚就发了,预测不准,可能勉强回本。
农业项目的准入门槛决定了收益阶梯。
花卉难度最大。
其次是苗木。
再其次是果蔬。
最后是粮食。
花卉之所以难有市场的不确定性,还有一定的审美要求。你要知道现在人喜欢什么样的花,趋势是什么。
那,难道青州的花农都是美院毕业的?
非也!
而是,青州花卉领域的头部群体,是懂市场的,懂审美的,这就足够了。
返程时,我问了同行的农业领导,沂水能否做起类似的产业?
他说,做不了。
我问,为什么?
他说,对于高风险的农作物,老百姓是不会轻易试错的。沂水也推行过中药种植,例如牛蒡之类的,种出来卖不出去,老百姓气的骂娘。花卉比中药更难做,若是没有政府去引导,形成不了规模,没有规模就形成不了批发市场。
我说,那你们可以引导。
他说,哪有你说的那么简单。
全山东范围内,对农业创新最重视的就是潍坊,只要发现了新模式、新概念,一调研觉得可行,马上形成对应的班子。
例如,青州花卉怎么起来的?
最初,是一个人在搞。
他搞的有声有色,就有人提议扩大规模,让更多老百姓参与进来,接着政府就进行了调研,调研觉得可行,马上成立了花卉办,定向扶持,全力协调,从研发到销售,一路绿灯。
除了潍坊,谁敢这么做?
所以,潍坊的特色农业是全省最牛的。
有引导,老百姓就敢跟着干,你让种什么就种什么,前提是你给托底,敢保证市场。夏津棉花为什么突然改为了玉米?就是因为政府不定向收储了。
我听了以后,对青州油然而生了敬意。
随便问个喜欢玩游戏的人,知道青州不?
他一定知道。
中国的网络游戏,半数以上是三国题材的。
青州是古九州之一,网络游戏里用的多是九州地图。
本地人的说法是,三国时期是青州最高光时刻。
其实,不准确。
明朝以前,青州每天都是高光的。
因为,是山东的中心。
明朝以后,才慢慢转移到了济南。
如今,每个地级市都开发了一处甚至多处古城,临沂的沂州古城,枣庄的台儿庄古城,聊城的东昌府古城……
大部分都是门可罗雀。
没人。
所以,当我骑到滨州无棣看到修的那么壮观的古城时,感叹了一句,这是负资产。
古城是一个做烂了的概念。
但是!
走入青州古城时,我感受到了另外一番景象,青州人已经与古城完全融合在了一起,仿佛西安。
古城里的吃喝玩乐,就是当地人的吃喝玩乐。
未必是瞄准了游客。
我是疫情期间骑的青州,几乎没有外地游客,但是古城以及后面的几条古街,人来人往。
我还感叹的写了一句话,青州是有未来的。
为什么?
青州竟然有这么多的年轻人!
我骑山东这一圈,尤其是县城,就一个感觉,没有年轻人。
而在青州呢?
到处是年轻人。
古城这一带,我来过N次,但是都没有骑自行车感触深,因为自行车慢,不停的看,不停的思考,不停的跟人打招呼,不停的采访。
我惊奇的发现。
青州古城这一带,竟然有这么多的回民。
甚至说,这一带就是他们的。
有清真寺,有回族学校。
巧的是,我骑完以后,认识了一位在兰州工作的大学老师,她就是回民,老家是青州的。她总跟我说话,我害怕,生怕说了什么不得体的话。
前几天,跟我说,她有七位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