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Phalaenopsisamabilis又称蝶兰,为兰科蝴蝶兰属植物。是兰科植物中栽培最广泛、最受欢迎的种类之一。由于花大、花期长,花色艳丽色泽丰富,花形美丽别致,深受青睐喜爱,是一种主要的室内观花植物。
物种知识:
多年生常绿草本。茎短,有肥厚多肉的叶片,绿色或带有红褐色斑块,花茎从靠近上部的叶腋间抽出,长从10cm至cm以上,有花数朵至多朵,不同种有较大的差异。花色有白、黄、粉红、红、紫红及各种复色。蝴蝶兰的主要原生种有:大白花蝴蝶兰、爱神蝴蝶兰、席氏蝴蝶兰、蝴蝶兰、桃红蝴蝶兰、蝶兰、萤光蝴蝶兰等。蝴蝶兰由于种间和属间杂交的结果,品种十分丰富,杂交品种按颜色分系。
植物特性:
原产亚洲热带地区。常野生于热带高温、多湿的中低海拔山林中,喜热、多湿和半阴环境。生长适温白天℃,晚间℃。冬季温度不低于15℃,否则根部停止吸水,形成生理性缺水死亡。
繁殖:
采用分株繁殖。在春季新芽萌发以前或开花后进行。此时,养分集中,抗病力强。夏季高温易腐烂,冬季分株恢复慢。
栽培:
蝴蝶兰为附生性兰花,一般花期在春节前后,开花可达2~3个月。栽培时要求根部通气好,盆栽基质必须疏松、排水和透气,常用苔藓、树皮块、炭块、轻石等软硬植料结合使用。新株栽植后约30~40天长出新根。北方可常在地面、叶面喷水,提高空气湿度,对茎叶生长十分有利。每年换盆1次,5~6月花后新根开始生长时换盆,温度应在20~25℃。若温度太低,新株恢复慢,而且易腐烂,冬季室内如果有供暖设备,要注意不能将花置于供暖设备上或靠暖气进的地方。32℃以上高温对蝴蝶兰生长不利,会促使其进入半休眠状态,影响花芽分化,结果不开花。生长湿度60-80%,花期湿度50-60%左右即可,不能直吹冷风,如湿度过低可地面放一水盆加湿,切忌将水喷到花朵上。花期不需浇肥,6-8天浇水一次即可。蝴蝶兰花序长,花朵大,盆栽时需立支架,防止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