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五口搂在一起等待死亡 老师血手扒废墟救学生
拥有近万人口的平通镇,位于北川县东北方向50公里处,是从绵阳进入九寨沟的必经之地。地震发生后,平通镇的通讯与外界断绝,直到前天晚上,这里才有了手机信号。昨天早上,跟随江苏省抗震救灾医疗队的专家,从绵阳出发赶往大山深处的平通镇。这里几乎成了一片废墟,校园受损最严重,仅平通镇中学,就有110多名学生、6名老师遇难。 昨晚,在写这篇稿件时,平通又发生余震,桌上陡然晃动,手机掉在地上。 我们要去救人,落石算什么! 平通镇位于深山腹地,一路上到处都是滑坡的山体、滚落的山石。在道路打通后,江苏省抗震救灾医疗队就派出以省人民医院7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小分队,携带5顶帐篷、7个外科用急救箱、两个内科用急救箱和各类急救药品,奔赴平通镇设立医疗救助点。 平通镇距绵阳市区大约100公里,大多是盘山公路,如果按照以往的路程,开车一个多小时就能到达。但昨天的行程却接近四个小时,尤其是摇摇欲坠的山石,在不时发生的余震面前,让人惊*。 一路上,随处可见山上滚下来的石头,一位消防人员正靠在一个山石上休息,巨大的山石竟然比他身体大六七倍。车子的速度快不起来,路上不时出现巨大的裂缝,有的裂缝竟然宽十多厘米。车子开到西羌九*山猿王洞附近时,停住了。前面有抗震救灾的消防人员在指挥交通,并拉起了禁行标志。不一会,这里就聚集了数十辆等候通过的车子。“前面的山上有摇晃的石头,随时都可能会掉下来,我们的消防队员正在处理,大家千万不能通过,等我们处理好了之后再走!”一位消防人员大声喊道。 半小时后,依然没有放行的迹象。江苏省人民医院医务处处长顾民急了,“车上有病人急需的药品和食品呢,我们必须尽快赶到平通!”消防人员告诉他,这时候通过太危险,万一发生余震,乱坠的山石就可能砸到头顶。顾民说:“病人更需要这些药品和食品,再危险也要尽快送到,有危险我们自己来承担!” 看到专家着急,消防人员只好批准放行,并特意叮嘱说:“千万要注意安全啊!” 疏通后的马路不到3米宽,并不完全畅通,有些路段还被一些石块挡着。和专家下车,搬开挡道的石头。刚搬完一块石头,感到头顶沙沙地响,抬头一看,山坡上又滑下来一些小碎石。 整个平通镇,找不到一幢完整建筑 中午12点左右,终于赶到平通镇。在现场看到,这里几乎就是一片废墟,看不到几处完整的房屋。除了先期进入的小股部队和医疗队提供的为数不多的帐篷外,大多数灾民都住在临时搭建的窝棚里。空气中散发着一种腐臭和灰尘掺杂在一起的味道,先前到达的抗震救灾人员正在喷洒消*药水。专家说,这两天的最高气温达到35摄氏度,越来越热了,这是为了防止传染病流行。 江苏省抗震救灾医疗队的医疗救助点就设在废墟的中间空地上。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孔祥清告诉,虽然已有思想准备,但没想到平通镇的情况这么惨,竟然找不到一幢完整的建筑,甚至找不到一块能够搭起帐篷的完整平地。建好临时急救医疗点后,他们马上投入战斗,就地救治刚刚挖掘出来的重伤病员。 在现场看到,不断有伤员被送来治疗,一名本来瘫痪在床的中年男子,在这次大地震中受伤,下肢感染发炎,是被七八个老乡从山上轮流背下来的,总共花了四个小时才赶到医疗救助点。他家的房屋已经倒塌,他就在倒塌之处搭了个防震棚临时住着。省人医急诊科的刘强晖医生告诉:“这里是山区,大山里可能还有很多伤员无法下来,或者不知道这儿已经有了医疗点,他们可能也急需救援。” 就在采访的三四个小时里,这儿又发生了两次余震,明显感觉到脚下的大地在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