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农历新年过后,就会有一个令人开心幸福的节日等待着大家,那就是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这一天,看到最多一样东西就是代表着爱情的“玫瑰”。
可你知道玫瑰为什么是爱情之花吗;情人节是怎么来的吗;还有哪些关于情人节的趣事吗?
有关情人节的来历说法很多,版本不一,其中两个版本是与一个叫瓦伦丁的人有关,因此情人节又叫瓦伦丁节(SaintValentinesDay)。
版本一
在公元3世纪左右,罗马帝国全面出现衰败迹象,所谓的上层社会腐败严重,统治阶层生活糜烂,加之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底层百姓的生活无以为继,致使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纷纷反抗,国家面临各种危机。而贵族阶层为维护其统治,使用十分残暴的手段,打击民众和基督徒,有个叫瓦伦丁的教徒,就在当时被捕入狱。
无意间,他听到狱卒们讨论监狱长的女儿,因眼疾长久未愈感到十分痛苦,作为教徒的他,本着一颗善良的心,央求为其治疗眼病。监狱长原是不相信他的,但最后实在找不到更好的办法,便答应了瓦伦丁的提议。
就这样瓦伦丁治好了姑娘的眼睛,并在为她治疗的过程中,以诚挚之心打动了姑娘的芳心,两人相互爱慕,坠入了爱河,而瓦伦丁也在狱中得到了姑娘的照顾。
然而,个人的力量在局势面前却是那么的微不足道。统治阶级还是下令处死“异教”的教徒,当然也包括瓦伦丁。在临刑前一晚,瓦伦丁给心爱的姑娘写下了一封长长得,饱含深情的告白信,表明自己对她浓浓的爱意,以及深深眷恋和不舍,同时也表明了自己所有的行为是光明磊落的,更是无罪的。
最终,在公元年的2月14日,瓦伦丁被处死了。后来,为了纪念瓦伦丁,纪念他正义的行为,纪念他纯洁的爱,基督教徒将他被行刑的这天,也就是2月14日,定为圣瓦伦丁节,后来,在时间的长河中,这一天成为了人们告白,表达爱意的日子,因此也被叫成了“情人节”。
版本二
另一个和瓦伦丁相关的版本,相关背景与第一个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这个瓦伦丁因为没有遵守当时的皇帝,克劳迪乌斯二世,为让男人们无所牵挂地走上战场,而所颁布的废弃婚姻承诺的法令,被人检举偷偷为相爱的人,在“异教”的教堂举行忠于爱情的婚礼,而被逮捕进了监狱。
可怜的瓦伦丁神父,在狱中受到了非人的折磨,最终在2月14日这天,被送上了绞刑架。大约在14世纪开始,人们就把这一天,用来纪念这个勇敢的神父了。
更多的版本
其实,情人节还有很多其他的版本,有说是纪念被奉为妇女和婚姻之神,同时又是古罗马众神皇后的约娜;有说是起源于古罗马的牧神节,后被基督教同化后的节日;还有说是为了效仿山林中雀鸟求偶的日子而设立的节日,等等等等……各种版本。
情人节的红玫瑰
有种花是情人节专属的,就是红玫瑰,它也是爱情的象征,代表了忠贞不渝。这个说法起源于希腊神话。
爱神阿佛洛狄忒(就是罗马神话中的女神维纳斯)的挚爱阿多尼斯,在狩猎时,被情敌幻化的野猪咬伤。倒地的阿多尼斯痛苦不已,呼救声被阿佛洛狄忒听到后,急匆匆向阿多尼斯身边赶去。
在路上,阿佛洛狄忒在经过一片白玫瑰丛时,不小心被玫瑰的尖刺扎破了脚,红色的鲜血滴落在白色玫瑰上,将其染成了红色,变成了红玫瑰。但不幸的是,阿佛洛狄忒赶到时,阿多尼斯还是被野猪吃掉了,伤心欲绝的女神,脚下被鲜血滴落的地方,又盛开了一朵朵的红玫瑰,因此红色的玫瑰花便成为了爱情的象征。
历史有据可查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情人节,应该是始于15世纪初,又过了大约两百年的时间,到17世纪才开始出现以鲜花为信物的表达方式,而首选,自然是代表爱情的红玫瑰。
各地习俗及趣事
随着时间和历史的发展,情人节在不同国家有了不同的过法,这一天的庆祝方式虽不一样,但却是人们表达自己感情的幸福节日。
大部分地区,情侣之间会互送礼物,而在日本,姑娘们却是要亲手制作巧克力,送给喜欢的男孩子,而男生只负责收礼物;英国威尔士,情人们之间却是流行互送一把带心形锁的木勺,意味着对方锁住了自己的心;擅舞的巴西人,将自己独特舞蹈融入了欧洲传统舞蹈中,形成了特有的庆祝形式,就连送的花也换成了花期更长的蝴蝶兰,寓意爱情长长久久。
有意思的是,韩国不只在2月14日这一天过情人节,而是每个月的14号都要过,一年下来总共有12个,堪称世界上情人节最多的国家了,没有之一。
而在我国,传统的“情人节”还是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也就是“乞巧节”。只是近二三十年,西方情人节才逐渐形成了节日的氛围,这也得益于商家的各种助攻。
不管怎么说,如果不过分注重形式的话,多一个节日,多一份欢乐,向所爱的人表达感情,让生活多一份仪式感,何乐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