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学者聚集甘肃热议丝绸之路文化遗产问题
29日,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等多国学者在西北民族大学召开 民族 文化 遗产:多样性与共同性 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主办。 四川大学校长助理陈谦明作为中心牵头单位代表发言时说,这次会议将就 民族文化:多样性与共同性的理论和实践 、 遗产传承:地方性与全球化 、 遗产传承:民族性与交互性 、 丝路遗产专题对话 等学术热点问题展开对话,进一步推进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的学术和对策研究。 陈谦明说,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平等、团结是符合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脉络、实现共同繁荣的基础。西北地区有着多民族共同生产发展的悠久历史,长期以来的多民族交流与融合留下了丰厚多样的文化遗产。西北民族大学长期以来关注多民族的共同发展及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与共同性,也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 陈谦明表示,本次大会将讨论丝绸之路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打破区域、民族、国家界线,使民族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与共同性研究具有世界视野。通过本次会议,希望能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探索共建四川大学与西北民族大学交流与合作的新模式。 该中心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曹顺庆说,研究丝绸之路文化遗产问题和民族问题对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希望利用此中心,集聚和培养一批优异的创新人才,并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