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城农村建起“宴会厅”
本报讯(马德明通讯员王永周赵志辉李晓伟)在农村,春节前后正是婚宴举办的高峰期。临城县东镇镇古鲁营东村村民范海印儿子的婚宴也就选定在这个时期。不过,与往年别人家办婚宴不同,儿子的婚宴没有让范海印忙得不可开交。“多亏有了‘宴会厅’,不然我也不会这么轻闲。”范海印说。
“以前村里办个婚宴,少则四五天,多则七八天,不仅费时费力,还费心费钱。”村*支部书记赵继增介绍说,谁家办酒席,都要解决借碗筷、租桌椅板凳、找摆酒席的场地等一系列让人头疼的问题,租板凳尤其麻烦,为防止板凳弄混,还要派人在每个板凳下面写上号,以免还时弄错。碗筷、桌凳都借齐了,最后还要在露天场地上搭一个天棚,以供灶头师傅作临时厨房。若碰到好天气,酒席办起来还较顺利,如果碰雨雪天,办酒席的人家还要想办法再搭天棚。
为了让村里人不为办婚宴的事犯愁,古鲁营东村组建了红白事理事会,并多方筹资15万多元于去年11月建起270平方米“宴会厅”,免费用于村民办婚礼,同时担负*策宣传、文体娱乐等功能。此外,村里还专门投入1万多元,购置了婚宴所需的用具,大到桌椅板凳、锅灶炉具,小到果盘烟缸、碗筷台布一应俱全。谁家办婚宴只要把所用的肉、菜交给“宴会厅”的管理者,剩下的事就不用操心了。
宴会厅的建成,不仅解决了村民办喜事没有固定场所的问题,而且推进了村里红白理事制度的改革,遏制了村民之间铺张浪费、相互攀比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