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咱们村里的年轻人生活像花儿一样 [复制链接]

1#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人到乡村一线建功立业,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求“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

眼下,一批有理想、有朝气、有文化的年轻人主动返回济南的乡村,成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引路人。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济南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大型融媒系列报道《咱们村里的年轻人》,将镜头聚焦奋战在一线的年轻人,济南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各主要栏目、天下泉城客户端、济南网、学习强国等平台,将集中展示他们扎根基层,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的新想法、新作为,讲述年轻人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的奋斗故事。

临近春节,济南市商河县贾庄镇贾家洼村的乡村绿洲温泉花卉基地异常忙碌。打包、装车、发货,活是一个接着一个。今年35岁的马玉凤是一名返乡年轻人,现在是温泉花卉基地的销售经理。他告诉记者,从进了腊月后就一直忙。订单天天排满,最多一天得发2万多盆鲜花,有时候忙的都顾不上接电话。

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武汉等地的电话响个不停,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订单,让大家干劲十足。更让大伙儿高兴的是,今年不仅订单足,行情还好。

马玉凤说,今年蝴蝶兰每盆成交价是块钱,去比年每盆上涨了40块钱。红掌的价格每盆在28块钱左右,比去年每盆上涨了5块钱,整体花卉价格基本都上涨两成。

记者了解到,马玉凤原本在外打工,年看到家乡温泉花卉产业发展势头不错,毅然决定返回家乡。马玉凤说,他原先在外面打工,收入也不是很高,年看到家乡温泉花卉产业发展势头不错,毅然决定返回家乡。刚到基地,也是从基层慢慢干起,头两年是驾驶员,后来是干采购,再后来干上了销售。

勤快踏实,敢闯敢干,10年的时间,马玉凤从一名青涩的小伙成长为销售大拿,他走南闯北,不断开拓市场,一年下来,经他手销售出去的花卉就达到了多万盆。

马玉凤高兴地告诉记者,靠着自己的努力,他买上房、也买上车。现在每个月工资七千到八千块钱,小日子越过越好。现在产业越做越大,干劲也越来越足,我会在这里好好干,让生活像花一样美好。

和马玉凤同在销售一线的年轻小伙庄云关也忙个不停,自打进了腊月,他就离开基地去跑销路,在潍坊青州花卉批发市场常驻。

庄云关从北方最大的花卉苗木集散地青州给记者传来了视频。他说,今年是连续第三年来青州卖蝴蝶兰,今年销量非常不错,二十多天的时间销售了十几万枝,今年也是销售最好的一年。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依靠丰富的地热资源,商河县大力培植温泉花卉产业,从十几年前一朵热带花卉都没有,到如今,温泉花卉家喻户晓,品牌叫响全国。产业做大的同时也吸引着更多的年轻人返乡就业。

年,从青岛农业大学毕业后,马学强返回了家乡并投身到了温泉花卉的生产过程中。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大学的农学知识和家乡的农业实践充分结合,让他工作起来得心应手。

马学强告诉记者,选择这份工作,和自己的专业非常对口,所以非常喜欢。之前在学校里学习的是潮汐灌溉系统、喷灌系统和加温系统等知识,参加工作以后,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自己收获也是非常多。

马学强自豪地说,现在,乡村农业已经插上了智慧的翅膀,智能联动的控温棚可以做到浇水、施肥、光照全自动化管理,通过手机可以实现大棚的实时管理,这样花卉就能在最佳环境中生长。原先需要五六个人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一个人就能完成了。工作起来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不光是在生产、销售两端,在花卉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活跃着返乡年轻人的身影。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花卉事业的发展蒸蒸日上。

商河县贾庄镇*委委员副书记王璇告诉记者,产业发展好了,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就更强了。近几年,先后有位年轻人返乡就业,从事花卉相关工作。他们有文化、脑子活、肯吃苦、敢想敢闯,为花卉产业的发展增添了新鲜血液,也让产业发展的后劲更足了。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份份勤勤恳恳地耕耘,汇聚成了当地乡村经济发展的合力。目前,贾庄镇已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红掌繁育生长基地,年种植销售成品花卉万株。花卉特色产业发展好了,当地的农民群众也尝到了甜头,多名村民就地实现了再就业,有2多农户从花卉种植产业上得到了实惠。

商河县贾庄镇贾家洼村村民赵竹平说,为了孩子上学,从韩庙服装厂转到了基地干活,每天看着这些漂亮的花,干活挺开心的。

商河县贾庄镇贾家洼村村民孟祥娜说,大家在这干活挺好,离家挺近,还能照顾上家里老人、小孩,收入一个月两三千元,感觉现在的生活很幸福,很知足。幸福的生活就像这花一样,多美啊!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