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企业如何应对经销商八大“心病”
OFweek照明讯 随着互联电商O2O的发展,LED经销商的生意也变得越来越紧张,竞争更加地激烈,做LED灯具经销商实在是需要有强大的心理应战能力,下面看看经销商的八大心病,对症下药之后,相信LED经销商会有不一样的作为! 心病之一:做产品铺市 马前卒 制造商选择经销商的心态和标准是复杂的,每个制造商在营销上都有自己的一盘棋,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 借船出海 ; 第二种是先 借船出海 ,然后再 卸磨杀驴 ,通过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来取缔经销商; 第三种是借助经销商进行市场(反应)试探; 第四种是拾遗补缺; 第五种是与经销商做 一锤子买卖 。 可以断言,只有第一种心态是符合常理且能为经销商所接受,其余的四种心态自然成了经销商的痛疾。 国际上很多大型企业(如耐克、阿迪达斯等)都实现了产销分离,生产制造与产品销售是两个专业,既然是两个专业就涉及到分工,这一点制造商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因此,制造商应该 舍得 把销售业务分离出去,分离给有资金、人才、络、信誉等优势的地方销售实力。不同企业可以采取适宜企业、产品市场的代理模式,并善于激活经销商,而不是让经销商背着 包袱 爬山。 心病之二:经营风险单向承担 经销商的经营风险来自方方面面,主要包括市场风险、资金风险、信誉风险等诸多方面。当经销商从制造商那里取得产品经销权以后, 聪明 的制造商即把风险 力所能及 地转嫁给经销商。 前文提及的资金风险主要是经销商从制造商那里现款进货,面向客户推广时又被迫赊销,致使呆死账时有发生,这种情况在面向酒店销售产品、面向药店销售药品时更是屡见不鲜。 另外,经销商向制造商缴纳的保证金,很多也是 肉包子打狗 有去无回 ,这种情况多发在通过贴牌加工(OEM)的 制造商 和信誉低下的制造商; 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产品本身和竞争产品,如果制造商所生产的产品无法经受市场的考验,在竞争对手的夹击下,产品退市则是早晚之事。 同时,若制造商无返货*策,那么产品积压之苦恐怕也要由经销商自己来分担;信誉风险则来自产品品质、销售服务以及制造商的企业形象,因制造商生产的产品品质低劣、服务滞后以及制造商形象大跌而波及经销商的事情并不少见,使经销商的无形资产 商誉受损,进而影响经销商其他经营业务的开展; 其他风险,诸如经销商为拓展市场业务聘用销售人员,为配货而租用仓库、购置车辆,为产品进店而向终端商交纳各种费用等等,都是构成经销商经营风险的重要因素。